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快遞業出現了“白垃圾”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發布了國家質檢總局新修訂的國家標準,對“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委員會,按照“減量化、綠色、循環的要求,對原標準相關方面的補充和完善,豐富多彩的綠色內容可謂亮點。
根據“2017中國綠色包裝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報告”由國家郵政局發布2016,全國快遞消耗約32億編織袋,68億個塑料袋,37億的
包裝盒和膠帶3億3000萬卷。然而,對中國的包裝廢棄物的綜合回收率低于20%,其中不到一半的紙箱和塑料部件的回收利用,如在快遞包裝填料和磁帶的回收率幾乎是0。如何規范快遞包裝和垃圾處理已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GB首次明確指出:“快速包裝袋應采用生物降解塑料”,相應地提高了生物降解性的要求。我們目前使用的塑料袋在自然條件下只能降解200年??山到馑芰峡焖侔b袋在堆肥過程中可降解半年以上90%以上。如果溫度和濕度合適,它們都可以在1年內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這一系列國家標準,對企業影響最大的是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寧告訴記者,生物降解塑料包裝袋的使用,對現有的成本的2倍以上,包裝袋的成本,和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的原材料的能力仍然是一個瓶頸,“如果所有的快遞袋改為可降解的塑料袋,需求將遠遠超過能力。我們希望通過國家標準新版本的指導,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率先嘗試,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廢物回收利用,促進快遞綠色包裝,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收集群智能群,協調發展。事實上,一些快遞公司早就領先了一步。在去年“1111”期間,各大知名電子商務公司推出了“共享快遞箱”、“循環快遞袋”或“快遞紙箱回收服務”。全國有13個城市投資共享快遞箱,每箱共用快遞箱2000次以上,可節省約1棵10歲以下的樹。
實施“共享快遞”,不僅要抑制過度包裝、節約樹木等資源,而且要加快發展綠色物流,促進城鄉環境保護。同時,新版國標也增加了對兩種使用快件的要求,按照標準,快件
包裝可以重復使用。對于不同的快遞包裝產品,應印有可循環使用的標志、重復使用的標志或塑料制品,以便于回收。
“積極運用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高效率的綠色環保包裝產品已經成為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寧說,新的國家標準也加強了減排的要求:在降低快遞信封紙定量要求厚度一方面,塑料膜快遞袋等類型;另一方面,聯邦的箱單、雙瓦楞材料選擇不作規定,只要材料符合耐破、側壓力、穿刺強度指標可以。
“2017,全國快遞業完成400億6000萬件,同比增長28%,而相應的快遞包裝用品的使用仍然很大。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迫切需要對標準進行修訂,以更好地適應綠色快遞發展的需要。他說,新版國家標準將于2018年9月1日實施,并將在標準快遞包裝的生產、使用和檢驗方面發揮積極作用。